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湖湘文化 » 文化研究 » 正文

老师教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,7岁学生发出灵魂拷问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4-15  浏览次数:583

“死读书,不如不读书”,这句话如今已经颇为深入人心了。作为一个一线语文老师,笔者发现很多小朋友在品读经典作品时,都学会了带着思考去理解,有时候还总能挑出原作的一些“小问题”。


其实,平时我和教师同行们在教孩子们时,也经常发现一些跟这位马同学一样的孩子。比如近日,我的同行徐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件趣事:当日她正在教孩子杜甫《绝句》中的“两个黄鹂鸣翠柳”,一个7岁的学生则对她发出了灵魂拷问,她听完后默默感叹:“我好难!”《绝句》一诗咱们都知道,是杜甫最经典的作品之一:

窗含西岭千秋雪,门泊东吴万里船。

其实,咱们还真不能怪孩子调皮,这个问题不只是他问过,很多人都曾有过疑惑。一般来说,形容物体时我们经常用“个”,而形容小动物时,我们经常用“只”。但很显然,像杜甫这样的文字高手,是太可能用错的。

李商隐的“此情可待成追忆?只是当时已惘然”,李白的“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”,说明“只”字在当时是常用字。同时,既然“只”字当时已经被发明出来了,那通假字的情况也就不成立了。



其次,从与后文的连接上来看,用“个”字显然也更为合适。杜甫写诗最是讲究格律对仗,这首诗的高明之处在于颜色用黄对白,翠对青,数量词上用两个对一行,读来朗朗上口。如果用“只”字,显然就达不到这样的韵律效果了。

与杜甫诗类似的,近些年笔者还听到一些别的质疑:鲁迅的文章里有不少用错词、用错字的地方,比如他在《记念刘和珍君》一文中,把“纪念”写成了“记念”;在《藤野先生》中把喝彩写成了喝采。如果咱们的中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这样,那显然是会被当成错别字处理的。

于是,有学生指出“鲁迅写错字就没问题,我们写就错了,这是何道理?”对于这个问题,笔者认为咱们要更客观地看待:

笔者非常欣赏边思考、边学习的态度,品读古典诗词也罢,现代经典小说也罢,提出质疑本身是没错的。但事实也一次又一次证明,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,是因为它们在字句上其实已经很完美了,挑它们的错其实并不容易。对此事,大家怎么看?欢迎讨论。







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[ 湖湘文化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
 
相关湖湘文化
推荐湖湘文化
点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