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» 湖湘文化 » 古今故事 » 正文

齐国国君齐哀公被煮 姜子牙后人的结局 看“高处不胜寒”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22-04-14  浏览次数:729

尽管《封神演义》是一部神魔小说,但是历史走向还是很清晰的,重要事件、人物都贴合实际,特别是姜子牙这个人物,是那段传奇历史的灵魂所在。



《封神演义》里一切的情节,都是披着神魔外衣,以阐截斗法的方式,为最后八百诸侯会师孟津、牧野决战做准备,好像武王伐纣就是一锤子搞定的事情。
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渭水之滨的垂钓,让姜子牙有了平步青云的机会,他遇到一生中的贵人——周文王姬昌,两人相识恨晚,自此姜子牙成为周的股肱之臣。

姜子牙的功绩不止是以军师的身份,参与到最后的伐商大业中,更重要的是收拢

可以说,虽然是周武王伐商,但是大量的先导工作在周文王时期就开始了,期间姜子牙的功劳居首。在这些举动中,姜子牙不止是个军事家,还是政治家、战略家,风头其实是要盖过周武王的。



在二次伐商中,姜子牙年纪已经太大了,根本不可能担任起重要军事职能,这时候姜子牙的儿子姜伋才智不压其父,颇受周公倚重,他替代其父的位置,最终评定这场“武庚之乱”。



俗话说高处不胜寒,意思是越到高处,风寒越重,而且雾气缭绕,看不到远方。而当局者流连忘返的同时,头脑中自动过滤掉这些危机,殊不知,小危机即是大隐患。

年纪轻轻的姜伋一身是胆,替周讨伐唐国,赢得周成王的信任,后世周成王唐虞封地的唐,就是姜伋收回来的。彼时的姜伋志得意满,其家族备享荣耀。

姜伋有了战功之后,周成王将虎贲军执掌之职交给他,什么是虎贲军呢,简单来说,就是精锐部队,相当于后世的御林军,“虎贲”二字,最早出现于牧野之战,据史书记载:“武王有戎车三百辆,虎贲三百人。”

老子有句话说得好“福兮祸之所倚,祸兮福之所伏”,也就是说,权力和义务是相对的,机遇和危机也是相对的,备受恩宠的姜伋已经身在局中,只能进不能退。之后继位的康王、昭王都颇为倚重姜伋,赐之以高官厚禄。

姜伋的人生命运和后世的霍光等人是相似的,他们都被捧得很高,但是君王的权力是不可能同享的,后世的康王、昭王不可能完全把姜伋当作自己人,只不过碍其年龄大,辈分高,才没有动他,其时危机早已埋下。

周王室一旦榨干姜伋的最后一点价值,就开始动手了。因为姜族势力的存在对他们是个威胁,不能放之任之,必须要削弱。



除此之外,周王室还将姜氏后人慢慢赶出周王室,让他们远离朝政的中心,剪除其影响力。此次之后,姜子牙后人只能呆在齐国固有封地,不得扩充势力。鲁国作为周王室宗族封地,其后人也在监视着齐国姜氏的一举一动。



到了西周末年,幽厉执政,王室衰微,平王东迁的时候,姜子牙后人齐桓公,以管仲辅政,锐意改革,姜氏之齐才得以重新振兴。饶是振兴,姜齐也不复西周初年姜氏的风光局面了。






特别提示: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,真实性未证实,仅供参考。请谨慎采用,风险自负。


[ 湖湘文化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违规举报 ]  [ 关闭窗口 ]


 
相关湖湘文化
推荐湖湘文化
点击排行